【親子溝通】減少責怪,給予對方自主權


親子溝通,如何有效的溝通,親子互動,親子教養

溝通是希望對方能更瞭解、或認同自己的立場,特別是家人,常在言行背後藏著善意,這點需要讓對方知道,能幫助對方把話聽進去。如何有效的溝通,重點就是減少責怪,因為責怪常引起防衛,因此降低溝通的效果。在溝通時我們習慣常以「你」為主詞,若以能「我」為主詞表達心情,可以減少我們習慣性地責怪。以「我」為主詞的溝通重點,在溝通的時候,同時表達自己的心情,那麼,講出來的話會比較柔軟。另外,我們對於對方在溝通時釋出的訊息解讀跟情緒的關係,也需明白呈現出來。事實上,我們的解讀不一定正確,特別在溝通的過程,常有誤會。如果我們修正了我們的解讀方式,我們的情緒也可能被改變,說不定我們也不會特別想要對對方要求什麼了。

有時候,有些人會希望有自己的自主權,對別人提出的要求會習慣性地防衛。如果是自己提出來的解決辦法,他會比較甘願。所以,在對對方的要求提出來之前,可以先考量對方的個性。例如,我們可以用:「你覺得可以怎麼讓我不要那麼擔心?」,或是讓對方選擇「你要打電話,還是寫簡訊,還是 Line 給我,還是出門前先留個紙條給我?……」讓對方自己講出來,真的講不出來,我們再自己提出方案也可以。花的時間久一點,但是比較可以確保溝通的效果。

溝通就是要保持彈性,而不是只能完全照我們的想法做,那會比較像命令,而不是溝通,特別是又沒有清楚表達自己的心情,很容易造成誤會。另外,溝通失敗也是常有的挫折,若對方拒絕,我們保持風度,可以幫助下次溝通更順利。


分享摘自:我想傾聽你
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純棉定義】化學棉與天然棉有何不同呢?

【敏乾性肌膚】過敏和敏感肌膚有甚麼不同?